• 不锈钢加工厂
  • 不锈钢加工厂
  • 彩色不锈钢板
  • 不锈钢加工厂

最新公告:   无锡昌万金属制品调整与组合,成功地实现了产品品牌化、经营诚信化、目标国际化,在不锈钢市场诠释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概念,成为无锡不锈钢行业的一枝独秀。  公司位于大型“江苏东方钢材城”,地处新312国道延伸段北环路旁,沪宁、沿江、京沪、锡澄、锡宜(宁杭)5条高速公路纵横交汇,东临锡港路,西近锡沙二线, 南靠北环路,北依沪宁高速,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公司自组建以来,在“合作、诚信、高效、创新”的经营理念的指导下,以“尊重、诚信、卓越”为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先后与广州联众、山西太钢、宁波宝新、上海宝钢、上海克虏伯、昆山大庚、台湾烨联、南非哥伦布、比利时阿贝德、芬兰奥托昆普、韩国浦项、瑞典阿维斯塔... 专业生产不锈钢加工无锡不锈钢管

地址:无锡市锡港路108号
工厂地址:无锡新区硕放镇南开路红绿灯左转100米
电 话:0510-68795107
传 真:0510-83631219
手 机:13771041262
网 址:www.wxxyfgy.com
邮 箱:596181598@QQ.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四川:2020年钢铁钒钛及稀土总产值超5000亿元

2017-11-22 10:44:29 点击数:

四川省“十三五”钒钛钢铁及稀土

产业发展指南

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要求,推进我省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特制定本指南,指导实施期为2016-2020年。

一、发展现状及形势

(一)发展现状。

在全球经济长期不景气、金属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形势下,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发展,我省基本形成了产业规模适度、技术装备较先进、研制水平较领先、配套体系较完善的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发展体系。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建设国内唯一的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必将推动我省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跨越发展。

1. 产业规模适度。

2015年,全省粗钢产能3600万吨,钢材产能2900万吨,生铁产能2100万吨,铁矿石原矿产能20000万吨,铁合金产能230万吨,钒制品产能2.51万吨(折合为V2O5),钛白粉产能60万吨,钛材产能6000吨,单一稀土金属产能8000吨。

2.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钒钛钢铁产业向“精”“特”方向发展,利用含钒、钛钢铁新材料,先后开发出了百米高速铁路钢轨、家电用深冲钢板、汽车板、耐候钢、含钒高强度建筑钢材、含钒汽车制动鼓、高强度低合金钢锤头等含钒钛低(微)合金钢产品,技术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钒钛、稀土产业链进一步延伸,钒电池、钒功能材料、钛化工和钛金属系列产品及稀土功能材料等深加工产品和应用项目得到进一步开发。积极推进钢铁去产能,“十二五”期间,全行业共淘汰落后的炼铁产能358万吨,炼钢产能505.5万吨,铁合金产能59.4万吨,炼焦产能413万吨。2016年,全省又压减炼铁产能160万吨、粗钢产能420万吨,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7.5万吨、炼钢产能77万吨;严厉打击涉钢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彻底取缔利用中(工)频炉生产“地条钢”的违法违规产能。

3. 节能减排再上台阶。

“十二五”期间,重点骨干钒钛钢铁企业普遍推广负能炼钢、蓄热式加热炉、热装热送、煤气和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余热余压发电(TRT)、捣固炼焦和干熄焦、烧结机烟气脱硫等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攀西地区抓好钒钛磁铁矿低品位矿、表外矿、尾矿的综合回收利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加强节能减排管理,进一步完善计量器具的配备,加大监管检查和考核的力度,提高了能耗和排放计量检测的准确性。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促进了节能环保指标的优化,全省钒钛钢铁产业单位能耗大幅降低。建成一批矿区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重大工程,矿区生态保护进一步得到加强,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园区产业集中度提高到80%以上。

4.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搭建多层次、多方式的技术创新平台。先后建成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CNAS检验认可国家实验室、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四川重点实验室;成立了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攀枝花钛及钛合金研究所,搭建了四川省分析检测平台攀西分平台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了钒钛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国家级技术创新联盟和四川省钒钛产业协会等。

科技创新再获突破。攀钢集团公司高速铁路钢轨平直度控制技术研究获2011年国家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氧化钒清洁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和烧结烟气高效脱硫工艺装备集成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分别获2012年和201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达国际先进水平。攀钢钒业成功突破宇航级钒铝合金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试制的宇航级钒铝合金填补了国内空白,整体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到2015年,攀西钒钛磁铁矿中铁、钒、钛的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了75%、50%、22%以上,规模化回收利用铬、钴、镍等主要伴生金属初建成效,钒钛磁铁尾矿中钛回收率达30%以上。乐山盛和稀土少铈氯化稀土、氟化铈一步生产法和四川元泰达超大规格闭孔泡沫铝全自动生产新技术分别获2012年和2014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5. 企业联合重组有序实施。

2014年对钢铁行业整合重组,推动25户地方钢铁冶炼企业的兼并重组。龙蟒钛业和河南佰利联联合重组为亚洲第一大钛白粉生产企业,年产能达到50万吨以上。钢城集团收购控股柱宇钒钛公司和卓越钒钛公司,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企业竞争力。由四川江铜稀土等6家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四川金攀西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稀有稀土有限公司发起设立了中铝四川稀土有限责任公司。

6.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攀钢钒钛产品、钢轨、家电板、无缝钢管、高温合金等多项拳头产品具有显著的市场优势。攀枝花牌铁路用钢轨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树立了重轨世界第一品牌形象。川威集团“川威牌”钢材是国家免检产品和四川省名牌产品,历届均获得全国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等。成都光明镧系光学玻璃产销量世界第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源综合利用率仍然偏低,利用水平不高,钒钛磁铁矿与进口矿性价比优势逐步减弱。

二是科技攻关亟待突破,科研资源效用有待提高,实现钒钛磁铁矿清洁高效利用、提高钛资源利用率及利用水平、钛精矿高效清洁制取用于氯化钛白和海绵钛生产的高品质富钛料关键技术,促进钢钛结合、钛合金进入高端应用领域等技术瓶颈均未获得根本性突破。

三是产业布局不合理,企业配套不完善,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不强。产品结构与地区需求结构不匹配,且区域品种结构优化空间有限。钛产品中高端路线未完全打通,钛及钛合金用途有待拓展。

四是装备水平总体不高,工艺水平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省内钒钛钢铁企业在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类低限附近的高炉、转炉、电弧炉较多,面临装备升规、工艺升级的巨大压力。

五是面临向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转型的压力。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较为特殊,杂质多、难冶炼、难分离,矿物中含硫高。钛白产业仍以硫酸法为主,氧化钒生产仍以钠盐法为主,三废排放量大,处理费用高。

六是产品质量与国际产品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国内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尚未构建。另外,钢铁产品除攀钢有板材、高速重轨、特钢等高档产品以外,其余大部分企业都以建材为主;龙蟒和攀钢的钛白产品质量在国内为优质产品,但与国外产品相比还有一定距离;稀土高附加值产品还比较少。

七是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以粗加工和中低端材料为主,因区位劣势和物流成本高、电价高、融资难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过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面临的形势。

1. 机遇。

宏观环境方面,“信息经济”有望成为新亮点。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为钢铁、钒、钛及稀土电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与钢铁、钒、钛、稀土等结合,一方面提升工业生产流程的绿色化和智能化;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流程制造业的成本、提高效率、推动技术进步、组织变革,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发展新形态。

技术支撑方面,随着世界各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为我省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政策环境方面,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钢铁产能转移、“互联网+”等重点战略举措,对我省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提供了新旧动能置换的良好政策环境。

资源环境方面,资源的战略地位不可取代。我省钛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6%,钒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6.4%,稀土、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二。攀枝花已成为全国单个城市钛企业密集度最高、钛产品品种最多、产能最大的城市。钛原料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钛白粉占全国产量的15%以上;钛渣冶炼技术处于亚洲领先地位,钛原料生产能力位居全亚洲之首,钛精矿、钛渣等已有一定的定价权。

2. 挑战。

全国化解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工作进入深水区,任务更加艰巨。我国钢铁产业自2011年第三季度起就进入了产能严重过剩的困境,已经持续多年,“十三五”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艰巨。据相关资料测算,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不到70%,距离合理水平有较大差距。随着化解钢铁产能过剩工作的推进,现有措施的压减空间已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等问题积累的风险逐步提高。

企业经营困难、资金断链风险加大。钢铁、钒、钛、稀土等产品的价格经历了2013-2015年的历史低位时期,龙头骨干企业前期亏损严重、债务负担沉重,加上融资难,资金断链风险较大。

环保治理保持高压态势,给企业提出更高要求。钢铁行业是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2015年我国实施新《环境保护法》,增加了政府追责、公益诉讼、按日无上限记罚、责任人刑事拘留等举措。与此同时,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也大幅提高。由于我省钢铁企业环保装备不足,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不能满足环保治理的新要求,须加大环保投入,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上升。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我国钢铁、钒、钛、稀土产业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特别是随着德、美、日、英、法等国发布振兴制造业的计划或战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必将大大提高老牌强国的钢铁、钒、钛、稀土产业竞争力。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紧抓全球产业再分工的机遇,利用局部钢铁、钒、钛、稀土需求增长加快、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等,积极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特别是不断出现的国际贸易摩擦,钢铁、钒、钛、稀土产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重挤压的严峻挑战。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两个跨越”,紧紧抓住实施《中国制造2025》及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和“互联网+”战略的重要机遇,牢固树立和切实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为目标,以创新驱动、兼并重组、产能置换、节能减排、市场开拓、智能制造等为工作重点,推动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规范发展、转型发展,加快重点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做优钢铁,做强钒钛,做精稀土,推动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迈,建成世界级的钒钛、稀土产业基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用、投紧密结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格局创新、发展平台创新。

坚持协调发展。推动钒钛稀土新材料及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行业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薄弱环节科技攻关和项目引进,推动产业配套发展、成链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省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坚持外向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推动优势产品“走出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分工体系;推动国外先进工艺、技术、管理体系“引进来”,促进重点优势企业装备升级、技术升级、管理升级,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

坚持转型发展。过去靠资源、资本粗放型投入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新常态”的发展要求,积极推动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发展从资源依赖型、资本粗放型向技术主导、质量为本、效益优先转变,通过重组整合提升装备水平和产品结构,实现全行业转型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严控新增产能,淘汰落后装备和产能,通过产能置换提高装备水平,积极消纳库存,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研发高端产品,提高应用水平,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 经济增长目标:“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020年规模以上钢铁钒钛及稀土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

2. 结构调整目标:通过大力发展钢铁、钒、钛、稀贵金属产品及深加工产业,形成钛精矿600万吨/年、钒制品7万吨/年(折合为V2O5)、钛白100万吨/年、海绵钛6万吨/年、钛锭6万吨/年、钛材1.5万吨/年、粗钢3200万吨/年以内、钢材3000万吨/年以内、生铁2000万吨/年以内、特色机械加工产品2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稀土矿开采控制在5万吨/年以内,冶炼控制在4.5万吨/年以内。

3. 科技攻关自主创新目标:重点突破攀西矿制取富钛料、氯化法钛白、低品位矿高效利用、非高炉冶炼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实现氧化钒清洁生产工艺、钒电池、高钛型高炉渣回收利用等新技术产业化应用。

4. 资源综合利用目标:铁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钒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钛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30%,稀土矿山资源回采率大于80%,分离企业资源回收率高于94%,金属冶炼企业资源回收率大于95%,规模化回收利用铬、钴、镍等主要伴生金属。钒钛磁铁矿尾矿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

5. 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目标: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达到600公斤标煤以下,吨钢耗新水降到3.5吨以下,水重复利用率90%以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4%,确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节水目标。

三、产业布局及发展重点

(一)产业布局。

1. 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重点打造两大基地:做大做强攀枝花钒钛铬钴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凉山钒钛稀土产业基地。

着力建设六大园区:攀枝花国家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攀枝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昌钒钛产业园、凉山稀土科技产业园、德昌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雅安汉源石棉工业园。

2. 大力发展成德绵眉乐深加工高端制造产业区。

依托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等市已有的高端材料及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形成钒钛、稀土、钢铁深加工基地;推进短流程钢铁企业整合重组转型发展;做强做大绵阳江油特殊钢制造基地。

3. 推动乐达内产业区转型。

推进乐山、达州、内江、泸州、遂宁、雅安等市钢铁、钒钛、稀土等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步伐,努力提高产业竞争优势。

(二)重点产业链。

支持发展绿色产业链、高端产品,以钒、钛、稀土、钢铁为主的钢铁新材料产业链、以钒钛合金为基础的高端装备制造零部件产业链、以海绵钛为基础的钛材产业链、钛化工产业链、钒制品产业链、稀土产业链、资源高效开发与循环经济产业链。

(三)重点企业。

大力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产能置换等措施整合优势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四)重点产品。

发展中高端用产品,增加有效供给,推进智能制造,提升质量品牌,促进绿色发展。

 

(五)重点技术。

“十三五”期间我省发展的重点技术见下表。

四、推进措施

(一)加强产业技术创新。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搭建多层次、多方式的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基地,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加大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供需对接,缩短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突出对重点新技术的持续引导支持,推动建设一批科技服务平台、技术搜索推荐平台、创业投资基金、技术转移平台。建立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实验室,以产、学、研、用、投合作为依托,加快推进建设跨区域、多部门协同、网络化管理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实验室,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升级和贯标工作,加快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的制、修订。

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对制约行业发展共性和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特别是针对高能耗、高污染和劳动密集等生产环节进行创新突破,促进产业提升发展。组织实施一批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通过工艺改造、设备更新、产能置换等措施,提高生产设备精度、性能,加强制造过程控制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优质品率。

积极支持应用研发和成果转化。用全寿命全成本概念重点支持应用研发和应用推广商业模式创新。应用研发方面,重点支持研发平台的建设、开放、合作;应用推广商业模式创新方面,重点支持产品销售的产融结合商业模式创新,引入保险、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加速商业应用。探索成果源(研发机构)—技术转移公司—社会化产业化三者互动的商业创新模式。加速推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链优势,以形成面向市场、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引导的创新开发机制,推动矿产资源高效清洁低成本开发利用。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满足内需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开发总量,努力实现钒钛稀土资源的节约利用和高端产品生产。探索将钒、钛、稀土等相关产品纳入战略物资储备目录,将符合条件的钒、钛、稀土企业纳入储备企业目录。积极推动钢铁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特钢和高端普钢比重,提高我省机械装备制造业用钢省内配套率。

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冕宁、德昌整合共建凉山稀土科技产业园。将试验区内其他园区纳入省级工业园区,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健全园区服务体系,提高园区承接产业发展能力,引导企业按照产业布局入园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关联发展、成链发展。建立试验区内园区统筹发展的协调机制,深化项目共建、电力交易、土地流转、财政税收、投资收益等方面的合作。

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推动覆盖全产业链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在矿业、钒钛特种钢、钒制品、钛制品、稀土材料等行业领域组建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三)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支持攀西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工程建设,适时引进战略投资者。

建立矿区生态和环保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加大对攀枝花市西区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力度,加强牦牛坪等重点矿山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加强德昌稀土矿生态环境规范治理。

抓好工业污染防治,大幅度降低“三废”排放,推进节能减排。在确保生态和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对表外矿、风化矿、极贫矿实行科学开发利用。

落实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逐项争取落实国家提高生态补偿标准的各项政策,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支持攀西试验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废钢铁资源富集、钢材市场集中的地区建设一批废钢铁资源处置企业,积极发展短流程电弧炉炼钢,推动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

(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互联网+”战略。

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依托攀西地区的钒钛资源优势,加紧建立面向西南地区、辐射全国和“一带一路”国家的钒钛交易中心,提升市场导向功能。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博览会,推动“四川造”钒钛钢铁及稀土产品“走出去”,全面参与国际产能合作。

支持电商平台建设。支持攀钢集团打造“积微物联”综合性服务电商平台,以钒钛钢铁为依托,探索非钢业务服务模式,形成各产业相互依托,共生、共赢、共享的产业生态圈。支持攀枝花钒钛交易中心建设,立足服务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通过设计交易产品、组织交易、结算清算、风险管理、金融物流,开展商品交易业务、供应链融资业务、仓储物流业务。支持天府商品交易所发展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会员、综合会员、经纪会员和交易商,鼓励交易中心上市发行股票、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

(五)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依托国家重点院校、科研院所,为本地企业培养金属钛、钛合金及其深加工工艺等钒钛产业链下游工艺所需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动钒钛产业联盟、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发挥前瞻技术研发、应用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的“桥头堡”作用。

加大人才开发的扶持力度。天府高端引智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开发、优秀企业家培养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等重点人才计划,向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倾斜,支持钒钛稀土领域领军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支持企业科研人员到科研院所交流学习,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到企业指导。

五、组织实施

(一)本指南是四川省发展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的指导性文件,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委员会负责解释。

(二)本指南根据产业发展形势变化,可进行修订完善。

 无锡昌万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拔打13812260514联系,以便本网尽快处理。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无锡昌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03-2011 地址:无锡市锡港路108号 工厂地址:无锡新区硕放镇南开路红绿灯左转100米
电 话:0510-68795107 传 真:0510-83631219 网 址:www.wxxyfgy.com 邮 箱:596181598@QQ.com 手机:13376208156 13771041262 联系人:陈经理
无锡昌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不锈钢加工厂,彩色不锈钢板,无锡不锈钢管202不锈钢,304L不锈钢,超宽不锈钢板  
本网站排名由 无锡众鼎软件 全程维护 苏ICP备15050163号-1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