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献东
前两期(详见《中国冶金报》2020年9月4日、9月11日2版)介绍了欧洲钢铁工业联盟(Eurofer,欧钢联)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承诺而推进的2条主要技术路线(“智能碳使用”“碳直接避免”)的重点项目,本期探索欧盟“碳中和大陆”背景下,钢铁行业开启冶金技术革命的实践和成效。
围绕碳中和 欧盟动作频
近段时间以来,欧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钢铁行业正酝酿新一轮的突破性技术革命。而这背后的逻辑是欧盟成为第一个“碳中和大陆”的愿景。
2019年12月1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洲绿色新政》,力争到2050年使欧洲成为第一个“碳中和大陆”。紧接着,欧盟委员会于2020年3月5日发布了《气候法草案》,以落实《欧洲绿色新政》。
目前,欧盟委员会已经开始设计碳边境税,计划于2021年~2022年左右实施,将对欧盟进口的碳密集型商品征收碳边境税。届时,以燃煤发电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将遭受较大冲击。如果加征碳边境税,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几个东南亚国家都可能面临国内产品成本上涨的风险,也将成为金属产品出口受影响最大的一批国家。标准普尔全球普氏公司认为,全球主要的金属生产地区可能会在5年内开始在境内征收碳排放税。
同时,欧盟委员会将设立“公正转型基金”,旨在筹集500亿欧元基金,用于帮助炼油厂和钢铁厂等重工业减少污染物排放。该基金将关注所有的二氧化碳密集型领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钢铁行业将完成重大的技术突破,既包括自身制造工艺的革命性技术突破,也包括支撑下游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材料解决方案。欧钢联认为,由于目前的冶金技术已基本达到极限,钢铁工业的碳中和之路,实际上是一场技术革命。
事实上,欧盟委员会把“碳中和”概念作为“后疫情复苏计划”的切入点,将成立欧盟复苏基金,旨在降低欧洲各行业的能耗。比如,欧盟委员会计划通过一项200亿欧元的资助和贷款担保计划,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制造商将承诺到2028年结束柴油和汽油汽车的销售。欧盟还将在2025年前建立200万个电动和氢动力汽车充电站。
7月3日,欧盟委员会创新基金发起首次提案征集。第一个提案将向涉及清洁技术的大型项目提供10亿欧元的拨款,以帮助这些项目规避商业化和工业级示范项目阶段的风险。创新基金是世界上最大的低碳创新技术示范项目基金之一,将资助可再生能源、能源储存以及碳捕获、使用和储存等方面的突破性技术,资金来自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排放配额的拍卖收入。创新基金还计划在2020年~2030年期间,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下的配额拍卖中拨款约100亿欧元。
“氢城市”也迅速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将氢整合性地融入城市的经济和基础设施之中,以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整合的关键要素包括能源储存、运输和工业生产等环节。目前,法国已经明确了“氢路线图”。
推动碳减排 钢企响应忙
欧钢联对《欧洲绿色新政》做出了积极响应,并大力推动“零碳炼钢工艺”和“碳边界”调整。欧盟钢铁行业已开始着手研究一系列低碳和碳中和的解决方案,并确定了碳减排的2条主要技术路线,也就是前两期介绍的“智能碳使用”和“碳直接避免”技术路线。
欧洲主要钢企也纷纷围绕碳减排发表了立场、目标及路线图。比如,SSAB(瑞典钢铁)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以氢直接还原铁矿石为基础的试点工厂,将于2020年下半年投产,近期又提前启动了中试线项目,目标是在全球率先实现无化石燃料冶炼;意大利Acciaieria Arvedi设定目标,期望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实现碳中和的生产商;瑞典Ovako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比全球同行业低80%,其特色是通过夹杂物控制、提高产品疲劳强度来减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德国Salzgitter(萨尔茨吉特)启动了DRI(直接还原铁)可行性研究;印度塔塔钢铁在欧洲推动最大绿色氢应用产业集群建设;安赛乐米塔尔确定了到2030年实现碳减排30%的目标。
为实现钢铁行业碳中和目标,欧盟组织了一系列研发基金项目。如今年初结题的“低碳未来”项目,在“碳直接避免”研究、碳捕获和使用、碳减排与循环经济等诸多领域形成了大量的技术成果。刚刚启动的“绿色钢铁”项目,则是“低碳未来”项目的后续项目。
围绕碳中和目标,在技术上临近突破或已经取得突破、有望实现工业级成熟应用的冶金创新型技术路线/项目有:SSAB的HYBRIT(突破性氢能炼铁技术)、塔塔钢铁的Hlsarna技术(直接利用煤粉和粉矿的熔融还原技术)、蒂森克虏伯的Carbon2Chem碳捕捉技术、奥钢联的HYFOR氢基粉矿还原技术、安赛乐米塔尔的智能碳和直接还原铁(DRI)技术、意大利Tenova(特诺恩)的HYL/ENERGIRON-ZR直接还原铁技术、萨尔茨吉特的SAL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