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接受中国环境高端访谈节目《境观》专访。
Q:钢铁行业碳达峰之后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达到碳中和呢?
李新创:可以说,碳达峰不容易,降碳难,碳中和更难。碳中和是指产生一吨碳就要吸收一吨碳,不是零排放。对于一个企业也好、一个行业也好,特别是对于钢铁行业来讲,很难依靠一个行业达到碳中和。根据预测分析,即使到2060年,钢铁行业本身实现碳中和也是困难的;即使钢产量大幅下降,但是由于流程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以及整个产业布局结构等影响因素,我国钢铁行业还会排放1.5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到那个时候,钢铁行业碳中和可能就需要综合利用碳捕集、碳汇等技术。因此,碳中和是涉及全社会的事情,并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能够轻易做到的事情。
Q:行业层面的规划和建议都要以企业为落脚点,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只要每个钢铁企业都实现了自己的碳达峰计划和目标,就意味着钢铁行业实现了碳达峰?钢铁企业在碳达峰之后要降碳减排,这会对大中型钢铁企业有什么影响?会不会给钢铁行业带来一次重新的洗牌?
李新创: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落实主体应该是每个企业。如果每个企业真正做到了碳达峰,那么整个行业当然就容易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但是我要反复强调,中国钢铁企业数量众多,既有央企,也有国企,还有众多的民营企业,我国民营钢铁企业的产量已经占到63%。从企业数量来讲,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整个钢铁行业的碳达峰、降碳和碳中和挑战非常艰巨,我们建议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包括央企率先达峰,因为它们在人力资源、技术、装备、管理等方面具备相对良好的基础,要比众多民营企业在碳达峰、碳减排方面具备优势。关键还是认识问题,中小型民营企业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认识确实需要厘清提高。如果认识不到位,又怎么能够落实到位?我认为,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小型企业挑战很大。
针对碳达峰、降碳和碳中和之后会如何促进行业发展,特别是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会发生什么改变,从目前来理解,碳达峰之后的降碳和碳中和一定会使钢铁行业产生深刻的巨大变化。因为在传统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之后,就需要技术革命措施和工艺流程的改变,这恰恰是很多中小型企业不具备的。因此,应鼓励通过技术进步、通过低碳转型促进钢铁行业组织结构的更好调整。如果在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现不了的情况下,那么地方政府一定会首先限制碳排放量大、又不能快速降碳或者为碳中和创造条件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使那些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离开市场。今后,通过碳排放权和碳总量控制,将会促进社会进步、促进行业进步、促进企业进步。
Q:目前各省市碳市场纳入钢铁企业的情况怎么样?交易情况怎么样?您觉得钢铁企业被纳入碳市场有哪些意义?钢铁行业有没有碳排放核算和碳足迹计算的方法?
李新创: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未来,应通过市场化手段来促进碳达峰、碳减排和碳中和,因此碳交易就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措施。为了开展碳交易,国家在7个省市已经开展了试点工作,其中已参与碳交易试点的钢铁企业覆盖约1/7的全国粗钢产量。通过这些实践,将为下一步钢铁行业全面开展碳交易探索和积累经验。从目前来讲,参与碳交易的这些企业,它们的认识和发展意识要比非试点地区的企业更加健全,可见这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之所以鼓励积极开展碳交易,是因为:第一,目前从国外和国内试点来看,碳交易市场确实会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创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将会促进整个行业按照市场发展方向往前走。第二,通过碳市场,会让在碳达峰、降碳方面有竞争力的企业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将促进更好的资源向优质企业流动,同时也会促进低碳技术的快速发展,由此推动更多的低碳产业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方面快速发展。第三,通过碳交易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金融手段,这也是非常有效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碳排放核算方法就非常重要。对钢铁行业来讲,碳排放核算至少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燃料燃烧排放,包括焦炭、煤等直接的化石能源消耗。二是生产过程排放,比如采用一些含碳原料,同样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三是间接排放,例如购电用电等隐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这部分排放实际发生在电力行业。四是以钢铁行业副产煤气为原料生产的其他固碳产品。
目前国家标准是整体核算碳排放的总体标准,但是不能有效反映钢铁行业各个工序环节的碳排放数量、成本和标准。因此,碳排放核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最近我们也在建立钢铁行业各个工序的碳排放核算办法,这将有助于钢铁行业今后更高水平、更加科学地判断如何降碳。
Q:现在钢铁行业碳交易情况怎么样?
李新创:国家正在推动电力行业率先开展碳交易,目前还没有正式将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我们鼓励钢铁行业积极参与,只有全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才能够促进整个行业、所有企业快速行动。
无锡昌万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拔打13812260514联系,以便本网尽快处理。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若咨询有关产品信息请拨打13771041262或1381226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