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锈钢加工厂
  • 不锈钢加工厂
  • 彩色不锈钢板
  • 不锈钢加工厂

最新公告:   无锡昌万金属制品调整与组合,成功地实现了产品品牌化、经营诚信化、目标国际化,在不锈钢市场诠释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概念,成为无锡不锈钢行业的一枝独秀。  公司位于大型“江苏东方钢材城”,地处新312国道延伸段北环路旁,沪宁、沿江、京沪、锡澄、锡宜(宁杭)5条高速公路纵横交汇,东临锡港路,西近锡沙二线, 南靠北环路,北依沪宁高速,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公司自组建以来,在“合作、诚信、高效、创新”的经营理念的指导下,以“尊重、诚信、卓越”为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先后与广州联众、山西太钢、宁波宝新、上海宝钢、上海克虏伯、昆山大庚、台湾烨联、南非哥伦布、比利时阿贝德、芬兰奥托昆普、韩国浦项、瑞典阿维斯塔... 专业生产不锈钢加工无锡不锈钢管

地址:无锡市锡港路108号
工厂地址:无锡新区硕放镇南开路红绿灯左转100米
电 话:0510-68795107
传 真:0510-83631219
手 机:13771041262
网 址:www.wxxyfgy.com
邮 箱:596181598@QQ.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将耐火材料作为一生奋斗的事业

2021-10-14 16:33:39 点击数:

李庭寿 王泽田
艰辛求学,报效祖国
钟香崇先生是广东潮安人,1921年11月21日生于汕头,1937年考取香港大学化学系,1941年获学士学位,1942年到重庆耐火材料厂工作,从此将耐火材料事业作为一生奋斗的事业。1945年,他通过考试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并赴英国留学,1946年在英国联合钢铁公司研究所从事耐火材料研究工作,1947年转为英国利兹大学燃料冶金系研究生,1949年7月份获英国利兹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然后怀抱一颗爱国之心,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组织指导新中国耐火材料工业的建设和发展
耐火材料是高温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耐火材料的发展尤其与钢铁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中,有鞍钢扩建、本钢扩建和新建武钢、包钢、齐钢等8个钢铁项目,占156个项目总投资的近一半;同时,对石景山钢铁厂(首钢前身)等近20个钢企开始改扩建。1956年后国家开始推进“三大、五中、十八小”钢企建设;1964年开始推进以攀钢、酒钢为主的“大三线”钢企建设,以及与中西部地区军工配套的“小三线”钢企建设。1966年,全国粗钢产量达到1532万吨。钢铁工业的大建设大发展,对耐火材料的产量和品种质量都提出了迫切要求。
钟香崇先生于1950年—1969年在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钢铁司(局)焦耐处、技术处任三级高级工程师、处长,负责全国耐火材料行业的科技、生产、建设等行业工作。为了满足钢铁工业的工程建设与生产发展需要,钟香崇先生忘我地投入到了耐火材料事业中。他组织实施了耐火材料的生产恢复、建设、标准制定和技术应用的全方位的工作,还组织并参与了耐火材料行业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写、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耐火材料生产检验测试标准的制定等,使我国耐火材料从建国初期的残缺不全、寥寥无几的手工作坊式生产车间(厂)的落后状态,逐步改变并发展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专业工业行业,全国耐火材料产量也较1949年的7.4万吨有了十几倍的增长,初步满足了当时钢铁工业的生产恢复、建设和发展需要,有的耐火材料品质和使用效果达到了当时国际领先水平。钟香崇先生为此发挥了重要的组织、指导、协调、推动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钟香崇先生的组织领导协调下,冶金工业部有规划、有重点地在全国组织了旧厂改造和恢复生产(包括鞍钢耐火厂、唐钢耐火厂、太钢耐火厂等),根据我国耐火资源分布特点,改建和新建了一批耐火厂(包括山东耐火厂、洛阳耐火厂、德阳耐火厂、贵阳耐火厂、西北耐火厂、首钢耐火厂、武钢耐火厂、包钢耐火厂等),使我国的耐火材料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产业布局得到改善;通过采用高压压砖机、隧道窑、回转窑等设施,提高了装备水平;通过采用除尘、安全等设施和技术,初步改善了劳动生产条件;制定颁布了整套耐火材料技术标准,品种有了较大增长,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先后研究开发生产了高铝砖、镁铝砖、焦炉硅砖、碳砖、碳化硅砖、电熔莫来石砖、耐火混凝土和不烧砖等,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耐火材料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进入了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序列。以洛阳耐火厂为代表的国有耐火企业在计划经济和向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发挥了勇于担当、行业引领的关键作用,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1956—1967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即“十二年科技规划”)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的里程碑。钟香崇先生作为全国600余名专家之一,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的“十二年科技规划”工作。
——钟香崇先生组织、指导、参与了重要耐火材料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工作。这期间,最突出的科技成果就是根据我国有丰富的菱镁矿和高铝矾土而缺少铬铁矿的资源特点,创造性地研发了有中国资源特色的硅砖、镁铝砖、高铝砖等系列产品,并较快地形成了生产能力,较快地得到推广使用,取得显著的使用效果,有的达到或超过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例如:(1)采用吉林江蜜峰地区的大结晶脉石英(SiO2质量分数>99%)生产出了优质硅砖,在平炉、焦炉应用效果很好,使用寿命成倍增加。该技术为我国首创,打破了当时文献认为脉石英由于结晶大而转变慢、膨胀大易产生裂纹等而不宜制造硅砖的观点。(2)研发出了镁铝砖代替国际上传统使用的镁铬砖,用于平炉炉顶,其使用寿命进入了当时世界先进行列:大型平炉炉顶寿命>500炉,中小型平炉炉顶寿命>1000炉。到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平炉炉顶都采用了镁铝砖,为平炉强化冶炼、提高效率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对当时提高钢的产量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3)研发出不同等级高铝砖产品系列,在电炉炉顶、平炉水套、高炉炉衬、钢包内衬、塞头水口、水泥回转窑内衬、高温隧道窑内衬逐步推广使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电炉炉顶使用Ⅰ等高铝砖,使用寿命超过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最高达855炉。到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电炉炉顶都采用了Ⅰ等高铝砖。
1953年~1966年开展的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国耐火材料的发展开拓了新途径,也是具有我国资源特点的耐火材料品种系列的研发、生产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的重要技术基础。“根据中国资源特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耐火材料品种系列”成为我国耐火材料发展的主要技术方针。
组建和发展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院)
建立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院)是我国耐火材料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钟香崇先生作为创所所长,为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院)的建立、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自建国初期开始,经过多年筹划,在冶金部于1963年7月份在青岛组织召开的中国金属学会学术大会期间,钟香崇先生撰写提出了建立耐火材料研究所的建所方案稿,经严东生(时任中科院上海硅所副所长)、王应悟(时任北京钢铁研究院耐火室主任)、严行健(时任鞍钢钢研所工程师)、勾复长(时任山东省冶金厅耐火原材料公司经理)、郑安忠(时任鞍山焦耐院副总工程师)等专家一起讨论修订,会议最后决定在洛阳建立耐火材料研究所。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后,冶金部于1963年12月份批准建立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冶金部钢铁司技术处处长钟香崇兼任研究所所长,洛阳耐火厂党委书记赵立达兼任研究所党委书记,原洛阳耐火厂党委副书记张华任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原鞍山焦耐院副院长吕林国和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组织部长秦振岳任研究所副所长。
当时我国耐火材料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鞍山焦耐院和北京钢铁研究院等单位。为了建成专业的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通过钟香崇先生的努力,在冶金部统一领导协调下,在鞍山焦耐院、北京钢铁研究院等单位支持下,鞍山焦耐院、北京钢铁研究院、洛阳耐火厂等单位的许多领导和专业骨干调至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其中包括郁国城、郑安忠、李广平、陈肇友等专家;一批大中专学生被分配到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
钟香崇先生1963年兼任所长组建研究所,1969年~1973年下放到云南,落实政策后于1973年5月份举家离开北京到洛阳,任冶金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革委会副主任、所长。他以惊人的毅力和组织能力,使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很快地走上了科研的轨道。
为了摆脱苏联落后的钢铁生产技术的影响,冶金部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安排太钢、成都无缝钢管厂、长城钢厂、上海梅山冶金公司、酒钢、武钢等企业从西方国家购买炼铁、炼钢、轧钢等设备。其中,1964年太钢引进奥地利50t转炉2座、瑞典50t电炉一座、联邦德国8辊及20辊冷轧,建设我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线。1974年9月份开始建设武钢从日本、联邦德国引进的一米七轧机工程(包括板坯连铸、热轧带钢、冷轧薄板和硅钢四部分)。由于受“文革”的干扰,直到1978年以后相关项目才陆续恢复正常生产。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有高炉982座、平炉98座、转炉276座(其中氧气顶吹转炉119座)。钢铁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耐火材料由于受十年“文革”的影响,明显跟不上钢铁工业发展的步伐。
1973年~1980年,根据冶金部的安排,钟香崇先生结合钢铁工业生产、建设与技术发展需求,重点组织了首钢转炉炉龄攻关、上钢一厂连铸用耐火材料攻关和各种耐火纤维的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1978年3月份,钟香崇先生出席了全国科技大会并获奖,获奖成果包括转炉炉龄、连铸水口、空心球砖、耐火纤维等。
20世纪80年代,在钟香崇先生的领导、组织和参与下,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先后研发出烧成油浸镁白云石砖、熔融石英浸入式水口、大型钢包用高铝砖、捣打料、浇注料、致密电熔刚玉砖、低硅刚玉砖、连熔连吹法硅酸铝纤维、胶体法氧化铝纤维,以及绝热板、空心球等节能产品。其中,研制的烧成油浸镁白云石砖在首钢氧气转炉使用,炉龄大幅提高到1900炉。钟香崇先生还组织实施了冶金部下达的国家经委节能技术项目中的耐火材料课题(“六五”项目)和国家计委复吹转炉炼钢技术项目中的转炉炉衬研究课题(“七五”项目),研发出系列纤维和制品,并在高温窑炉和军工领域应用取得明显成效;研发出不同牌号镁碳砖,在鞍钢三炼钢厂大型转炉使用炉龄超千炉。
钟香崇先生于1984年10月份退至二线后,任技术顾问兼任总工程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等。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院)(1988年6月6日经冶金部批准改所为院)是我国唯一的享誉国内外的耐火材料大型专业综合研发机构,在不同的时期都取得了很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是我国耐火材料行业科技的主力,为我国耐火材料工业和钢铁等高温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展学术交流,培养人才,
壮大耐火材料专业高等教育,推动行业技术不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钟香崇先生就被选为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硅酸盐学会的常务理事。1979年~1980年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恢复活动后,他继续当选为常务理事并兼任两个学会下的耐火材料分会的理事长。在钟香崇先生的组织领导和参与下,中国金属学会耐火材料分会和中国硅酸盐学会耐火材料分会于1979年5月份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耐火材料学术年会。钟香崇先生此后都定期组织召开了全国性综合年会或专业学术交流会议,编辑出版会议文集,他每次会议都撰写并宣讲学术报告。同时,他亲自带队或组织相关单位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展示我国耐火材料技术发展成果,开展国际合作。1989年,钟香崇先生在我国杭州成功组织召开了首次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他作为大会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此后,该会每四年召开一次,延续至今。他创办《耐火材料》,支持创办《China Refractories》杂志,这两本杂志已经成为国际上每年发表耐火材料专业论文最多的专业刊物。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学术交流和科技进步。由于钟香崇先生的杰出贡献,1991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为院士)。1993年,他被国际耐火材料科技界权威性学术组织“联合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Unified InternationalTechnical conference on Refractories简称UNITERCR) ”授予杰出终身会员(Distinguished Life Member)的荣誉称号。在2011年10月25日召开的中国金属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钟香崇院士与著名的科学家师昌绪、李恒德、肖纪美、柯俊、颜鸣皋等六人荣获首批“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
钟香崇先生着眼行业长远发展,也特别重视年轻人的培养。一开始,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就形成了老中青结合传帮带的课(专)题组的科研组织方式,传承培养青年科技人员。改革开放后,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研究生培养工作,钟香崇、郁国城、郑安忠、李广平、陈肇友等5位专家成为全国耐火材料专业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1981年招收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研究生专业课在武汉科技大学学习),1984年1月份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被批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作为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1984年钟香崇教授和郁国城教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在北京科技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耐火材料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钟香崇先生为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培养了一大批高学历的高级人才,他们后来都成长为行业和高校的知名专家、教授、博导。
钟香崇先生作为武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兼职教授,帮助推动了两个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和耐火材料专业的发展。武汉科技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耐火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的主要基地。北京科技大学通过钟香崇先生以及他的团队的努力,从培养耐火材料专业博士生开始,创建并发展了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火材料)专业;2000年后,钟香崇先生又创建发展了郑州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火材料)专业。在钟香崇先生的推动和贡献下,我国耐火材料领域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发展壮大,规模与水平在国际上举足轻重。
钟香崇先生领导下的中国金属学会耐火材料分会和中国硅酸盐学会耐火材料分会,于1987年9月份在鞍山组织举办了首届全国耐火材料青年科技人员学术报告会,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人才成长搭建了平台。钟香崇先生和中国金属学会耐火材料分会副理事长严行健、陆家铨、王泽田、李楠、汪厚植等著名专家教授亲自参加,对报告进行点评、指导并评选优秀论文。此后该会两年一届,至今已经召开了16届,成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包括在读或刚刚毕业的研究生)踊跃参加的盛会,一批批青年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许多已经成长为行业的技术骨干、专家和领军人才。
耄耋之年创建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
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后的2000年,80岁高龄的钟香崇院士依然初心不变,想着耐火材料科技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于2000年5月份举家来到郑州大学,全身心投入到了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的创建和发展中。他卖掉一套房子捐出100万元,设立郑州大学钟香崇研究生奖学金。在病榻上,他依然指导所里工作和研究生论文撰写,直至2015年2月11日溘然长逝,他把毕生都献给了耐火材料事业。
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建立以来,培养了1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发表了300多篇论文,专利授权70多项,取得了许多重要科技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被河南省批准为高温材料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耐火材料领域高等教育和技术研发的一个知名的重要平台。这是钟香崇先生在他人生最后一个阶段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指导研究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
钟香崇先生指导研究生系统地开展了一系列材料的组成、结构和高温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抗侵蚀性能、抗氧化性能等)研究,许多是开创性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例如:(1)矾土基系列材料(包括MgO、CaO、TiO2、ZrO2等不同添加物);(2)刚玉-莫来石系氧化物复合材料(包括氧化锆、氧化钛等添加物);(3)氧化物与非氧化物复合材料(刚玉/莫来石/氧化锆-石墨、碳化硅、氮化硼等);(4)合成矾土基高性能新材料(包括电熔合成尖晶石、矾土基β-SiAlON、MgAlON等)以及对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5)新型不定形和隔热节能材料;(6)洁净钢冶炼用系列材料;(7)高温功能材料和智能制造技术等。
初心始终不变,为耐火材料事业奋斗终生
钟香崇先生1953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耐火材料事业。激励他矢志不渝的动力,就是钟香崇先生曾说的爱国之心、爱耐火材料事业之心和对社会主义充满自信之心的“三心”,初心始终不变。他所发挥的他人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贯穿于我国耐火材料工业从弱小到壮大而逐渐变强的整个发展过程。在耐火材料的产业布局建设、生产技术发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院所、高等教育、重大科技攻关等诸多方面,都有钟香崇先生的杰出贡献。两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学专家严东生先生为《钟香崇耐火材料论文选》作序中指出:“大家都会公认,在冶金耐火材料这个领域,钟香崇是贡献最多的一个”。称钟香崇先生为中国的“耐火材料之父”一点也不过,他所获诸多殊荣当之无愧。
无锡昌万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拔打13812260514联系,以便本网尽快处理。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若咨询有关产品信息请拨打13812260514.

 

 

版权所有:无锡昌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03-2011 地址:无锡市锡港路108号 工厂地址:无锡新区硕放镇南开路红绿灯左转100米
电 话:0510-68795107 传 真:0510-83631219 网 址:www.wxxyfgy.com 邮 箱:596181598@QQ.com 手机:13376208156 13771041262 联系人:陈经理
无锡昌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不锈钢加工厂,彩色不锈钢板,无锡不锈钢管202不锈钢,304L不锈钢,超宽不锈钢板  
本网站排名由 无锡众鼎软件 全程维护 苏ICP备15050163号-1 免责声明